如何平和优雅地接收反馈

如何平和优雅地接收反馈

本文是给予和接收反馈系列文章的第七篇。

  我永远无法忘记一段最不可理喻的客服体验。我回到家准备为我太太庆祝生日,却发现蛋糕店送错了蛋糕。我给店里打电话,被告知经理会回电话给我……我等了两天,杳无音讯。我只能再次打电话到蛋糕店找经理接了电话,她态度十分无礼,并且矢口否认她们的失误。

 

我:“我要一个红色蛋糕,结果送来的却是黄色。”

 

经理:“那是不可能的!我们的店员又不是不知道红色跟黄色的区别。”

 

我:“我不知道和您说什么,他们送来的蛋糕是黄色的。”

 

经理:“我也无话可说,我们店里不会有人这么做的。”

 

我: “您的意思是您的店员不可能出错吗?”

 

经理:“我不是这个意思。”

 

我:“您的意思是这一切是我凭空编造的,或者是我弄错了?”

 

经理:“不是。”

 

  回想起来,这段对话甚至有些搞笑。如果她的店员和我都没有犯错,那她以为究竟发生了什么?我开车回家路上蛋糕自己变了颜色?或者我说“红色”但店员听到的是“黄色”?

  但从严肃一点的角度而言,这位经理完全拒绝承担任何责任的举动令我感到很沮丧。她丝毫没有想要道歉的意思。和她又交谈几个回合后,我最终问道:“您还想不想赚钱?你们把订单弄错了还不肯承认,您觉得我这个顾客还会再光顾吗?我难道不会把这段经历和这通电话告诉朋友,让他们也不要来您店里吗?”

 

她听不下去了,挂断了电话。

  很明显,这种接收反馈的方式不好。关键是:这位经理本来可以有很多其他办法应对这通电话。

 

  她本来可以说:“人都会犯错”或者“我们不想让任何一个顾客不满意”,这样回应并不意味着承认一定是她自己或是手下店员的错误。

  她也可以说:“很遗憾听到这件事……我能做什么来弥补吗?”她并不一定要给我退款(我甚至也没有要求退款)!

  而她却违背了我们在反馈系列文章中探讨过的几乎每一条原则。她不承认我的现实处境或是对我造成的影响,毫不尊重作为顾客的我,如此种种。自然,我从此再未光顾过那家蛋糕店,并且告诉许多亲朋好友不要去。学习以恰当的方式接收反馈不仅是提高“情商”……也影响着我们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中的成功和果效!

 

 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我永远不会忘记一位酒店经理对我某个问题尽心尽力的回应。她亲自到我的房间拜访,询问究竟发生了什么,承担责任,主动解决问题并跟进整个过程。她甚至将一盘水果送到我房间表示诚意。这件事——甚至比酒店房间和设施——更加令我记忆深刻。

 

  让我们思考片刻!我对这家酒店原本可能只是总体负面的印象,但酒店经理仅仅因为懂得如何恰当的接收反馈,便将令人不快的体验转化成正面愉快的体验,并且使我印象深刻!你可以想象,今后很多年我会一直光顾那家酒店。领导力无论优劣,都会带来真实可见,可度量并且深远的影响。

 

当你思考如何恰当的接收反馈,可以考虑以下三个步骤:

 

第一步:感谢对方给予反馈

  说:“谢谢你特地费心和我谈这件事,我知道,远离我或对这件事保持沉默或许更容易。”

第二步:澄清对方的反馈

  复述你认为对方所表达的意思,说:“在我听来,你的意思是……”“你觉得我的理解对吗,还是有什么地方需要澄清一下?”

  洞察,而不是辩论:在这一步,我发现像侦探一样尽力了解对方为什么给你反馈非常重要,这比在细节上纠缠不休,陷入一场逻辑辩论更加有效。人们说的话背后几乎都有原因,即使这原因貌似不合理。

 

反馈:“你又迟到了,真让人抓狂。”

 

不妥的回应:“我不过迟到十分钟而已!之前两次仅仅是五分钟。”

 

  较恰当的回应:“对不起让你久等了,尤其是你并不是第一次告诉我要早点到。你是不是觉得我不尊重你的时间,还是你有其他的感受?我想了解和倾听你的看法和感受。”

 

  这一步的首要目标是保证让对方感受到你在用心聆听。在你回嘴,辩解或举出反例前务必先要达到这个目标,否则对方根本不会听你说什么。

 

  当对方抱怨连连,带着情绪时,耐心聆听并不容易……但是我鼓励你坚持聆听,因为这举动是非常值得的!

  记住:“聆听”并不一定意味着要赞同对方的意见,或者在交流中放弃自己的立场或主张。你只是在确认对方真实的体验和感受。我们在下一篇文章中将更加详细地谈到这一点。

 

第三步:请求对方允许你分享看法

  说:“再次感谢你的反馈,接下来几周我会仔细看看。我可以和你分享一些我的想法,让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更加清楚吗?”

  一些人或许认为接收反馈只不过是一言不发,全盘接受对方的观点。当然,在有些情况下,聆听而不作回应不失为一条妙计,但我个人并不倾向于这种做法。我认为:能够听取他人的想法和观点,同时仍然能够以谦和敬重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意见,是更加健康的方式。最终目标是双方都被尊荣而不是贬损。这也意味着我们不应当无限放低自己的位置,埋没自己的声音!

 

在下一篇文章中,我们将进一步讨论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,同时在反馈过程中保持平和优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