领袖侍奉中“速成法”的诱惑

  几年前,我受邀成为领袖小组成员,讨论对少数族裔进行有效的沟通和牧养。我代表亚裔美国人,而我的同事们分别代表拉丁裔、非裔及土著美国人。

  我们最经常被问到的问题之一是:“和少数族裔谈话时,应当避免的最大错误是什么?我应该说什么,不应该说什么?”
  我的第一反应和回答是“首先要摸清楚原因。”,我说:“关键并不是列出一张做什么,说什么,不说什么的清单。这样的清单你可以列出上百项,比如‘不要对亚裔美国人提东方这个词’,或者‘不要夸赞他们英文讲得好。’但当你真正用心领会这些禁忌语为什么会伤害少数族裔,令他们痛苦或难以接受,一切其他问题都迎刃而解。”

  于是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听众:“你们为什么认为夸赞亚裔美国人英文讲得好会冒犯到他们?”

  他们思考片刻,然一位女士回答:“因为这样说会使他们感觉自己并未被这个国家接纳,或者并不真正属于这里。”

  房间里的气氛与之前大不相同,我注意到人们点头的方式都不再一样。
  多年来,在领袖侍奉中,我持续经历“速成法”的诱惑。其中的精髓是:告诉我要做什么就好——马上,迅速告诉我。可以用能在五秒钟内记住的一句话总结一下吗?如此种种。有时事情确实一目了然,我也努力在写作和沟通中使领导力尽可能实用并易于管理。
  然而,有时候并没有速成法。有时我们需要用心深究事物的本质,了解人和事物之所以表现出目前的样子,其深层原因是什么。甚至需要了解我们何以成为眼下的自己,又需要作出哪些改变。

  例如,与其匆忙浏览“提升公众演讲能力的三个诀窍”,或许我们更需要思考当人们在会议或活动中聆听演讲人发言时,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,原因为何。比如说,下面是我在发表多场演讲后总结出的一些个人经验:
• 人们喜欢有互动性的演讲,与被动地端坐聆听相比,和他人的交流更有利于学习。
• 人们喜欢实用的演讲,因为他们希望主题与自己的生活相关,也想要亲自尝试!
• 人们喜欢有提问机会的演讲,因为他们常有一些在思考的问题是演讲中没有提到的
  当我理解听众的背景时,准备演讲就容易很多!思考“为什么”帮助我理解“该做什么,不该做什么”。
  如果一定要为这种学习方式取一个名字,我很可能称之为“理解”。深入领袖侍奉的“核心”。尽力理解他人。